57实用网 >地图 >初中作文 >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时间:2025-04-07 作者:57实用网

相关推荐

90%以上的初中孩子觉得记忆历史点十分困难,可以将一些历史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就便于记忆了,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初中历史常见的知识点顺口溜,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1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2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gsi8.COM 工作汇报网)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3

孝公治国有心计, 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 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 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 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 商鞅变法了不起。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4

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5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6

洋务运动新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兴工业 办工厂,

建海军 开学堂,

“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

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7

一、隋唐科举制度:

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玄奘西行

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8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x级两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本学期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了。现作如下小结: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师校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只在双休日布置适量作业,作业总是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中文本科并积极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初步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9

自入川以来,历三年有余,独今年倍感时间飞逝。转眼至年末,忙并快乐着!新生入校时之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吾辈平日自诩此心仍如少年,生活于我每一刻皆是崭新闪亮,然不惑之年已飘然而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偶遇困厄之事,犹豫徘徊,抑或茫然彷徨,与年少之辈无异,今年购书颇多,熟读精度之书又几何?

盖天性使然,绝非读书治学之良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成绝响,凡此种种,不可胜数,恕不赘述,思之,羞愧难当!!!

言归正传,本期蒙年级领导厚爱,担任历史学科组长,内心惶恐不安,恐有辱使命。本人才疏学浅,管理之能力更是付之阙如,常有如履薄冰之感,绝非虚言。

本期历史组共有同仁九人,老中青梯次配置,各有所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提携,关系融洽,新进老师三人,虽为新进,但都有较长教学之经历,实为新人中之老人,本学期历史组主要有两项工作可圈可点,不足之处也不讳言,汇报如下:

一:学科素养的培养

本学期历史组最大之任务,是加强教师学科素养之培养,现今什么翻转课堂,生本教育,素质教育,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目不暇接,但归根到底,教师能站稳讲台,传道受业解惑者,学科素养也!没有扎实之学科素养,不博览群书,不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前沿,不把读本学科的学术书籍视为第一要务,其安身立命之教学工作实乃空谈。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大量阅读学术书籍,想为人师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皆为误人子弟之碌碌无为之辈。为此,我身先士卒,多次在集体备课上强调读书之重要性,并建议同仁每月有计划购买学术书籍,(本人这学期购书50本左右,花费两千余元,在我号召之下,其他老师等都大量购书)并经常集体讨论读书心得,历史组读书风气渐浓,学术讨论渐成风气,望长期保持下去。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先生有言:教受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之功力,此言如黄钟大吕,吾辈应该铭记在心!否则课堂之上,面对学生一双双如饥似渴求知之眼神,现实中,家长殷切望子成龙之心情,吾辈又应如何应对?扪心自问,应该“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二:不打折扣毫不妥协的围绕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开学伊始,集体备课时本人就屡次提及,多次阐述,学生不是工厂之产品,不能流水化生产,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高中生更是不同于一般学生,处于少年向成年过度之特殊时期,思维敏捷,又内心敏感,兴趣广泛,又自我封闭,求知欲强,又难以为继,明白道理,又认识肤浅等等不一而足。这就要求教师,做学生之良师益友,充分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善于倾听学生之倾诉,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学教师,都是学生之心灵导师。

学生是赤子之心,理应以诚相待,不应敷衍了事,更不能恶语中伤!严禁体罚学生,更不能侮辱学生,其实很多教师都是应试教育中体罚方式之受害者,影响终身!学生毕竟未成年,很多错误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谁没年轻过?我们那时所犯错误还少吗?理解万岁,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作为教师让他们放任自流,没有积极干预,积极疏导,以至于积少成多,终成大疾!至于学生成绩上不去,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备课不充分,是不是讲课方式欠佳,时长听有老师埋怨讲过多次,学生仍不会,那直接可以断言,你讲课方式出了极大问题,责任不在学生,出在教师本事,孔夫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别说每日,更遑论三省,教师本人有没有一星期省一次?执笔至此,血热直抵顶梁门,深感汗颜,教师应“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不足之处:

1.集体备课时争鸣还不够充分,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对事不对人。应该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 没有分梯度教学,各层次班级用统一模式,同一个班级,也没有理清梯度,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效果不好!

3. 培养优生的意识不强,没有跟班主任及时沟通,不清楚班级哪些是优生,应提前予以培养。

4. 教师对阅读学术书籍,加强学科素养的意思还不强,意识不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5. 集体团队意识还应继续加强,不应该单打独斗,闭门造车!

希望在下学期,在不足之处狠下功夫,找准脉搏,打通任督二脉,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把二中和谐友善融洽的集体氛围继续保持下去。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篇10

33年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行战略大转移,

救党救军救革命,生死攸关转危机,

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本文来源:http://www.sw57.com/s/1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