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出自宋朝的赵恒之口,他的确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就是这么一个喜欢看书的人。
而每当我走向书橱旁,一股浓浓的墨香味扑鼻而来,一本泛着绿色金光的书,映入我的眼帘,不由自主地找出那本,书的名字很耀眼《夏洛的网》。内容及其感人:在朱克曼的谷仓里,快乐的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宁静:威尔伯的未来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的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上获得了特等奖,和一 个安详天年的未来。但,这是夏洛由于操劳过度走向生命的尽头。读完这本书,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人生中友谊最重要。有一次语文课,我正需要用笔——听写时(老师才刚报起),发现笔没水了,我的心里十分着急。四下张望之下,我向黄文杰——借笔。他毫不犹豫地递给我,我连忙说:“谢谢,我很快用完,还给你。”黄文杰什么也没说,只是苦苦地笑了笑。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笑得比不笑还难看。他朝着我又是苦笑,耸了耸肩,什么也没说,便跑出了教室。我觉得他是不高兴借笔给我的,有什么好稀奇的,于是又把这支笔悄悄地放回了黄文杰的桌上,另找别人借笔。可是没想到,当我回到自己座位上时,却发现那支笔又在我桌面上。我拿着笔到面前问了个究竟。原来黄文杰苦笑的原因是他本有两只笔一只有水,另一只也有水却特别会断油,可是他却给了我不会断油的……我真是太小看人了,太没有度量,为刚才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
书便是人生的真谛。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2
阅读带给我的,更多时候,是一种错觉。
一日倥偬,孤月寥星,推开宿舍的门,除了刻意不关的电脑跟趴在纱窗的飞虫,杳无声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人,我们和熟悉或是曾经熟悉的人们,通过或大或小的屏幕,借着浮夸造作的字句彼此联系。不知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人生阶段,忙碌于职场却疏离于人世,从躲藏在长辈羽翼之下,到倔强出走独自面对世界,开始有人揣度你的用心,开始有人抱怨你的缺席,豁然发现自己既够不着当年许下的宏图大愿,也抚不了心爱人儿的孤零委屈。那些给予关怀的好心人,也会忙起来,也会失去耐性,而那些曾经在离别时拥抱洒泪的知交,也被时间消磨了记忆。我们需要一种不那么孤单的错觉,人各有异,游戏、剧集、壮游、美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当然也会有人选择阅读。
那是种有人相伴的错觉,也是种自由的错觉。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自由寄托在几行代码模拟出的异次元,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被带入一个一个层出不穷的角色与画面。有些时候,自由就是有权利挥霍和浪费,阅读终究也不过是百无一用的`消磨之一。很多崇高的阅读者觉得自己在穿越时空的界限和那些伟大的思想碰撞,似乎高估了自己,每每掩卷都油然升腾起的成长,也是阅读带来的美妙错觉之一,如果阅读是如此实用主义的事,如果有用成了阅读的动因,那它也势必短暂,因为成长的错觉之后很快就将是成熟的错觉乃至成功的错觉。当我们不再为一月一年读过十几几十本书所束缚、不再为书旁的笔记染上多少真知灼见所束缚的时候,我们才在阅读中找到了一丝自由的错觉。
如果,只是如果,如果阅读从未给我带来感动,这样的题目该如何下笔?当阅卷者面对几百篇人名书名连缀起的动人作文却想着每篇要在两分钟内批改完成的时候,阅读真的只能是“曾”令人感动了。感动,终究也只是种错觉。为风花雪月洒泪的姑娘,可能在做着小三认着干爹,为铁血与革命感动的壮士,可能刚在酒桌下递过只信封。感而后动者,几希。动而持之者,几何!感动的时候,我们容不得周遭对这错觉的质疑,日久之后,我们找也找不回往日心境时,才不禁惶惑,当时当日的感动,若非错觉,所去何踪?
阅读,曾令我感动。因为发现,一代又一代的人,和我有过类似的困惑和同样的错觉。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3
提到社会责任,其实我的第一感觉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单独拉出来大谈特谈呢?在我看来,社会责任就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
作为社会大集体的一员,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机器良性运作的一个螺丝钉,发挥自己的功效,就是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也许,这样的社会责任显得很普通平庸,但是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又不是神,没有几个能一踏入社会就能呼风唤雨,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如今,我们也时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获得全国劳模称号的人也是极其平凡的社会中的小人物,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职业,心怀着社会责任,也能坚忍工作的劳累与抵住各种腐败的诱惑。他们的平凡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最终他们对自己岗位的兢兢业业不仅使得社会运作得以良好有序地展开,也使得他们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很好地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这样的人,不用大谈特谈社会责任,他们的生活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促进着社会的良性发展。社会责任对他们来说,不是口号,是融入在观念和血液里的生活习惯与处事准则。
然而,在社会中我们也不乏可以看到有些人做着一些不符合社会文明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程度大小各有差别,但性质是一样的。例如,有的做着老百姓选举出来的官却背地里想尽办法贪污各种各样的钱,有的明明放着正经的事儿不做非要去破外各种便利大众的公物,有的自己心态不正地无处发泄却举着凶器到处迫害无辜的群众等等。面对这些人,不要对他们提有利于大众的社会责任,能使他们走上社会的正道上是首要的一步。
其实,我觉得社会责任,有就有,没有真的很可怕。有时候,真有一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感觉。没有社会责任的人,做出的`伤天害理的事,对社会大众的危害是巨大的,例如“昆明火车站”事件。但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不都是社会孕育出来的吗?是不是正是我们社会大机器中某个零件还存有不完美不人性化的疏漏,才导致了这些人的人性上的欠缺呢?我们社会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是不是对这些群体还没有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呢?要是我们能在根本上做好是不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危害事件呢?
这些问题可能只能是问题,没人能给出准确有把握的答案。但是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社会责任则真的就在我们自己手中,留待我们自己交出自己满意的答卷了。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4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一幕幕……相信都有值得我们回味和感动的事吧!让我们走进岁月的长廊,翻阅生命的相册,重温那曾经令我感动的瞬间。
记得那一次,我搭车外出。等了许久,终于挤上了一辆公交车,由于是节假日,外出游玩的.人甚多,所以车上座无虚席,我只好站着了。站在我旁边的是一个老人,大概年过七旬了,头发全白,拄着拐杖,看起来身体虚弱不堪。他的左手边挽着一个女孩,约二十几岁,我猜想应该是他的孙女吧。他们正笑谈着,这时,突然有个青年人站了起来,指了指自己的座位,对着老人说:“老人家,您来坐这里吧。”“不用了,我们离目的地不是很远,站站就到了。”青年人的一番好意被老人的孙女委婉地拒绝了。这时候,那位青年人显得有些尴尬,站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老人突然开口了:“小伙子,谢谢你!”说完,便大步地跨向那个座位,慢慢地坐了下去。虽然老人嘴上还不停地向那位青年人道谢着,但我却从他蹙起的眉间看见了一丝痛苦和难忍。甚至连他身边的女孩眉宇间也透露着一种担忧。我很不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直到下车时,我清楚地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女孩对老人说:“爷爷,您的臀部上明明有伤,为什么还要坐呢?”老人笑着回答:“成全他人的善良,何乐而不为呢?”我的内心猛地涌出一股暖流,深深地注视着老人的苍白而此时却显得挺拔的身影,直到消失在人海之中……
这次,我被老人的善良彻底打动了。是啊,成全了他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呢?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5
在这条和谐的小街上,在某个角落里,“住”着一个十几岁的孤儿,他是,也可以说是个乞丐儿。他的头发像稻草一样,他也顾不得偶尔用手去理理,他的眼神中充满害怕和恐惧,这样的他总是躲在角落里,上还残留着一些垃圾,手上还有被石头扔伤的伤痕及紫红的伤疤,他蜷缩着。一群街坊的孩子,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玩着——他们来了,手上拿着石子和零食走了过来,向他靠近,“你这个小偷”“小偷乞丐”“小偷”——这些话从他们的口中不时地传出,还会听到石头扔到墙壁上,碰撞出来的清脆的响声,在小巷里回传,他们歧视他,憎恶他,因为在他们认为他是个无耻,可恶的小偷。
“汪汪——汪汪”一只小狗不知从什么地方奔了出来,站在他们的面前,对者那群孩子大声地“汪汪”地叫,似乎心里充满了愤怒,似乎在下一秒它就会猛扑上去,把那群孩子给一个个都咬一口。他们惊慌得丢下手中的东西,逃了。
就在不久前他也像现在一般蜷缩在角落里,他在想着下一餐该去哪家讨。这时,他的耳畔传来了邻家小狗的叫声,他跑过去看,发现那狗正疯狂地嘶咬着一个(人的手上拿着许多东西,用袋子装着)可小狗最终还是被他给掐住在手里,似乎想把它给掐死,男孩仿佛明白了什么,愣了以下,但又马上回过神来立即跑去,把即将窒息的小狗拼命抢了过来然后与那人疯狂地搏斗着,似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终,男孩胜利了,那个盗贼倒在地上,而男孩的衣服上多了一道道血红的花纹。这时,邻家的主人回来了,本以为已经胜利的他,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反被身后的那双手给紧紧扣住,他被押到那邻家面前“瞧这小孩,这么小就学会偷东西了,长大后那还得了,还好我把他抓来,力气还真大啊,我都被他给弄成这样了”一句理所当然的话,邻家听信了,“先生,您真是好心,到里面坐会儿把,看您,为了帮我们,伤成这样了。”
男孩在那里挣扎着。
“那真是太感谢了”一个男的过来接过手,把男孩押到仓库里去,———那只狗在那个大家眼中的“好心人”周围嘶叫着。
仓库里,一阵阵鞭打声从里面不断地刺进人的耳朵里,令人奇怪的是,没有一丝哀怨的声音传出。
第二天他重新回到那角落里,但不再是蜷缩,而是无力地躺着。紫红的线条多么的刺眼。那些街坊门走过时,眼里总是带着讽刺,嘲弄,憎恶。从那时起他变得孤独,一直想往角落里钻,也更依赖那个黑暗的角落。
但,厄运不会就此结束。
他在痛苦中熬过了一个月左右,不知道是老天同情他还是针对他,让他再次撞到那个人,似乎发疯了的他向那个人扑过去,两人在地上纠缠着,滚到公路上,人们围了过来,一边斥骂着他,一边看着表演。两人越打越激烈,几米处传来“嘟—嘟”的声音,两人还是不肯放手,男孩要把心里所有的愤怒发泄出来,如果不那样,他会更痛苦,更痛苦。眼看着撞上了,没有人去救。——他们倒下了,他的脸上虽然很痛苦,但是嘴角还是扬起着一丝笑容。周围传来唧唧喳喳烦人的声音。
这时正是夕阳给大地撒上红衣的时候。
第二天,小狗再次走过那黑暗的角落,只有它知道,那里不只是黑暗,那里曾经住着……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6
如果你想扑捉最飘忽、最奇特、最鲜活的美丽图画,可以拿一个照相机、一部手机或是一张纸和一支笔,从清晨找到黄昏,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乡村是最纯真、最朴实、最美丽的景物。
早晨,天悄悄地脱去睡衣,换上洁净的衣裙,雾随风飘走,静谧的乡村也就慢慢地苏醒了。山上的树木时而浓厚了,显出青翠欲滴的翠绿,使方才模模糊糊的眼睛瞬间苏醒。打打哈欠,穿着收拾一番,你可以到山坡上散散步。上了坡,清凉的风淘气地向你迎面扑来。当你上到山坡的中部,翠绿的树木会“哗哗”地向你打招呼。而对我来说,我会立即摇一摇树的枝干,将全身撒满冰凉的小水珠,这淡雅的凉,来得轻,来得静,来得诗意。天高气爽,风烟俱净,真是来得突然,来得猛烈。我立即将这棵淘气树拍了下来,接着我一直顺着小路往上走,越走越轻松,美好的景色伴我同行。
天不知怎的拉着个脸,我看看了看手机,已经下午了,我继续努力地往上走。终于,来到了山顶,我虽然已经有些累了,但有着这一路风景的陪伴,我觉得也都值了。天边的太阳向我说再见了,从金红的晚霞中露出侧颜,向万物散发一天中最后的光辉。我站在高山之巅,将家乡的红霞、小树、蒲公英、大梅花、小灯花……都一一拍在手机里。
回到家,我看着我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这迷人的风景,我会永远记住它,我的家乡,我的梦幻之国。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7
书是人类的母亲,智慧的摇篮,大家都说有了书,就像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的确,是就是心灵上的一扇窗,打开了这扇窗,叫好像看到了整个世界。
以前,我并不喜欢读书,可是,在我听了开卷有益这故事后,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明白了书的滋味,明白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要重视读书。人类如果没有了书,生活将会多么潦倒,生活将会多么无趣。如果有了书,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妙。
在我这个年级,《三国演义》的确是美好的书,虽然书的封面被岁月撕破了,但他还是我的最爱,《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书里写了许多英雄豪杰,就是这些英雄的才智和勇敢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我读过的片段中,上方谷司马逃命最为鲜明,它记载了诸葛亮与司马懿展开了战争。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一战,诸葛亮把司马懿打的落花流水,由于诸葛亮用火攻把司马懿围住了,司马懿仰天长啸,天呀,我就要死在这上方谷了,可在这时,天不助蜀兵,却助魏兵。当司马懿大叫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是多么的想复兴汉室,可还是因为寿命不长死在了五丈原。
读书使我受益匪浅,读一本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书会使你妙趣横生。从中得到可贵的知识只要读书,人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妙。看了书,就好像开到了未来,充满阳光,充满希望,我会读好一本书,使我的人生更加美妙。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8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爷爷身上的一件事情。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大地像被蒸笼笼置着一样,我爷爷从一个商店走出来,看见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小男孩为他擦车,我走过去,递给他一张20元钱,小男孩立刻摆摆手说:“先生,我不是为了这个,我看你的是桑塔纳轿车,为了让我回家”。我不加思考,立刻说:“可以,当然可以”。于是,我们两个就上了车。
不久,我就送他到了家,他又说:“您等一等”。说完便急忙跑回屋里。过了一会儿,他背着一个女孩,我心想原因是想向他家人炫耀,看着车对那个女孩说:“长大后,弟弟也给你买一辆这种车”。我心里顿时泛起一阵阵赞叹:“这个男孩长大一定有成就”。我急忙到他家里,在见他母亲和零乱不堪的屋子。我递给他母亲100元,他母亲不要,我又对他们说:“我带着你们去兜风,怎么样?”“好好”。
我们上了车,小男孩说:“这是我姐姐,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爸爸因车祸而死……”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了博士,为他姐姐买了一辆车,承诺了他的诺言。
让这温暖的阳光,让这灿烂的阳光,洒满人们心灵的每个角落。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9
为什么现在农家饭菜都这么受城市人的喜爱呢?农家饭菜比五星级大饭店都受欢迎?据我调查,发现现在农家院装饰的都非常的精美、非常的古典。农家菜园都挨着景色秀丽的风景,一进入农院,混香味非常的浓郁。菜香和野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吸引着我们走进这个农家小院。一进入这个院子里,酒店一般都用瓷砖,而农院弄得却是干巴巴的泥土。也许,旁边还有种植的蔬菜。自觉的你千万不要随手摘下人家的劳动成果,否则会让人觉得你非常得不自觉。有时候,只有一个棚子,有里屋和外面的屋子。如果觉得闷热,就可以到外面乘凉。如果,本身自己就不能接受凉,可以当里屋吃饭。它并不像酒店那样的豪华,富不过三代,如果翻翻户口本。从根找,他爷爷也是农村人。后来只不过是比农村人能干,才发展到城市里的。城市人虽然住在高楼大厦,他们能感觉村野的花香、潺潺的溪流吗?
我也非常喜欢这农村,因为饭菜做的香喷喷的。觉得比大厨还要厉害百倍,虽然有时候农村不如城里的人懂礼貌、懂知识。连黑糊糊的,手上也起了非常多的茧。也许,那里的卫生也不是很干净。有时候一些东西有,是难免的。但是,异国风情还是值得一尝的。
村野乡间,想必富有人家也都见过。这种的滋味,欢迎你们的到来!
中学作文:书里的温柔乡 篇10
我是随打工的父母到海岛学校就读的孩子。小时候,家里没什么钱,爸妈在外地奔波,我就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我和奶奶住在一个乡村里,村庄里只有不到十五户人家,但我和奶奶每天过得开心、快乐。
村庄迎来了第一缕阳光,公鸡的“歌声”和这缕阳光同时进行着,小鸡们开始四处奔跑玩耍。我也睁开了双眼,和奶奶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奶奶烧了一点粥,我拿了一点玉米喂鸡,大鸡和小鸡们疯狂地抢夺着食物。粥熟了,我端着粥,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油菜花的香味,虽然没有美味的小菜,但这碗粥却也变得香气扑鼻。(幼儿教师教育网 www.yJs21.com)
家后面是一片未开垦的田地,我和奶奶便栽了一些花花草草,种了几棵橘子树,我和奶奶分工合作,奶奶虽然年老,但是力气可不小。奶奶挖坑,我放种子,再浇上水,事后我和奶奶又在四周插了四根木棒,再缠上一些藤条,我又在周围栽上一些小花,装点了我们家的后花园。
接下来,奶奶去山上把倒掉的树拉下来,我便拿起斧头,一下一下地砍了起来,然后装进竹筐,将这些柴抬进了屋子里。奶奶用灶台生火做饭,美好、充实的一天结束了。就这样,时间飞速流逝。
直到爸妈回来后,我便离开了奶奶,离开了村庄,去外地上学了。但我却依然忘不了那浓浓的乡情。